澳洲生產力委員會(Productivity Commission)日前提交國會的報告建議,持續表現欠佳的基金應被「踢出」強積金計劃。報告估計,若政府按其建議改革強積金制度,澳洲人退休時可多收50萬元。
澳洲財政部轄下的獨立研究與諮詢機構生產力委員會,花了3年時間製作有關強積金制度的報告昨日出爐。報告建議,澳洲人只在剛踏入職場時,才被選用預設的基金。除此之外,僱員在做新工作時,應獲一張由獨立專家評定的10個最佳基金名單,以供選擇。
聯邦財長費登堡(Josh Frydenberg)表示,報告顯示強積金制度正適當地服務澳洲人,但同時有嚴重的結構缺陷。他說,令更多澳洲人進入表現良好的基金是「功績」,而目前制度對新成員來說創造了「六合彩」般的結果,「我們想將(強積金)成員的利益放在第一。我對強積金業內的政治沒有興趣。」
不過,澳洲強積金協會對報告建議給予「十佳名單」感到失望,擔心會引起減低競爭的風險,「委員會有關預設強積金供款和強積金成員制的本質的核心建議,會顯著改變澳洲退休收入的情況。」
澳洲政府暫不會對此報告做最終回應,直至它下月收到皇家銀行委員會的最終報告。後者調查強積金的表現和規管方式。工黨也跟政府一樣,稍後才會正式回應報告。不過,影子財長寶文(Chris Bowen)初步表示,擔心「十佳名單」的模式,該黨需就此進一步研究;但他支持踢走表現一直都差的基金。
(Sing Tao Australia)